發布時間:2019-04-23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
教育改革日益深入
高校信息建設的價值關注度點已經從平臺和工具類建設向業務轉移
以碎片化的“微服務“
構建學校的教學教務、學生管理、校園生活、科研服務等業務場景
以師生為中心持續提升服務體驗
成為校園信息化建設的重點
特別是從2016 年底“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浙江被首次提出,直到2019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發布。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成為國家發展戰略。
問:“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目標是什么?如何實施?
答:根據《浙江省教育廳關于推進全省高等學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實施意見》,到2019年底,實現全部校務服務事項(特殊要求的事項除外)師生到部門辦事“最多跑一次”并開通網上申請渠道,其中50%以上事項實現全流程在線辦理;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校務服務事項網上辦事、掌上辦事全覆蓋。
主要任務包括:加快校務服務事項目錄梳理、實現校務服務事項數據共享、推進校務服務事項流程優化、完善統一校務服務平臺建設、推動政務服務事項數據進校園。
問:如何基于“最多跑一次”來建設校務服務?
答:以溫州大學建設“我的溫大”的五部落地法來看如何建設校務服務:
明確目標,建立理論模型
• 建立服務總目標:跑一次是底線、一次不跑是常態、跑多次是例外
• 以問題為導向:讓誰只跑一次、哪些事需要跑一次、怎樣才能跑一次、如何實現跑一次、需要怎樣的系統結構
• 建立校務服務理論模型:校務服務對象、校務服務清單、辦事基本要素、校務服務方式、系統框架模型
統一認識,梳理三大清單
• 全校動員、信息搭臺、校辦牽頭、多部門協同
• 依據校務服務理論模型,設計校務服務項目采集表
• 梳理校務服務的權利責任項目,形成“三大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服務清單
高頻服務,切入業務剛需
• 分析服務清單,了解業務剛需
• 確定高頻服務,擴大服務影響
• 抓住業務痛點,優化用戶感知
體驗為王,迭代滿意產品
• 用戶界面為樞,降低溝通成本
• 用戶體驗為王,方便達成共識
• 用戶滿意為度,快速迭代開發
以點帶面,培養信息意識
• 優質校務服務,提升用戶體驗
• 意見及時回復,保持用戶興趣
• 體會信息化優勢,激發用戶熱情
問:符合“最多跑一次”政策要求的校務服務平臺應該具備什么樣的標準?
答:基于靈活、穩定、開放、智能的特征,校務服務平臺應符合以下標準:
• 基于全終端(APP、微信、釘釘、QQ等)移動輕應用的融合場景,提供統一服務的官方入口
• 保持各部門的微服務業務獨立
• 覆蓋校內外全部的服務對象,包含學生、教職工、校友、家長和社會人群
• 具備完善的通知體系,信息可以通過全終端或超級APP推送
• 提供豐富直觀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校方可以從不同維度了解服務使用情況,了解不同時段、不同服務對象的關注點,以便于及時調整服務策略,提升服務質量
• 具有開放、標準的平臺體系支撐,便于學校管理并按需擴展服務內容
問:基于這樣的標準,可以選擇什么樣的產品?
答:銳捷網絡遵照智慧校園國家標準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設計了智慧校園軟件平臺產品體系,以微服務、技術架構作為支撐, 全面提供了智慧校園五大平臺:

• 智慧校園—融合信息門戶
對不同場景、不同身份、不同信息或服務的獲取方式進行有效整合,以互聯網微服務架構為技術核心,以卡片式柔性顯示為特征,搭建校園PC端統一融合信息 門戶。
• 智慧校園—統一身份認證中心
實現了用戶身份在不同系統、不同應用中的橫向漫游。
• 智慧校園—數據中心平臺
包含高校信息標準管理、數據采集、數據標準化、數據清洗、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共享服務、系統調度中心等模塊,統一高校信息化標準,實現高校數據融合和治理,保障高校數據的高質量,解決數據孤島問題,支撐高校上層數據服務應用的開發和拓展,釋放數據價值
• 智慧校園—網上辦事大廳
提供一站式流程服務,是校園用戶啟動流程、接受服務、辦理任務、審批任務的統一入口。
• 智慧校園—校園移動平臺
針對高校場景和特點實現可定制化的移動平臺,內置40款常用微應用,高校可在短時間內快速完成移動校園建設;提供54個完全開放的系統接口,實現第三方廠商無縫對接。
目前,教育領域“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工作要求正在全面落實。銳捷網絡基于校務管理場景不斷創新,其推出的智慧校園軟件解決方案已在全國上百所高校的實施落地,服務了大連理工大學、溫州大學、江蘇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山東交通學院等數百所高校。
銳捷網絡在諸多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建設和應用落地經驗,從需求調研到模型建立、從技術支持到產品研發、從項目管理到協調溝通,幫助高校搭建一個自主可靠、靈活、穩定、開放、安全的校務服務平臺”,為高校師生“最多跑一次“服務,為高校校務服務賦能!
“最多跑一次”到底如何落地
溫州大學究竟怎么建設校務服務平臺
2019年4月25日
銳捷在溫州大學等你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