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6-28

6月21日,由CERNET華中地區網絡中心、CERNET長沙核心節點、CERNET鄭州核心節點指導,中南大學協辦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華中地區2024年學術年會在長沙舉行。本次年會以“融合創新、智領未來”為主題,共同探討教育數字化賦能智慧教育的創新發展思路,銳捷網絡作為行業領先的ICT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應邀參與。
本次會議嘉賓云集,中南大學黨委副書記蔣建湘、湖南省教育廳信息中心湯嶺球、湖北省教育廳信息化發展中心翟培甫、河南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與信息化處彭亞寧等出席開幕式。來自武漢大學、中南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在主題報告環節,紛紛分享了教育數字化領域的實踐經驗與探索。
(銳捷代表分享主題報告)
銳捷網絡湖南區域技術經理周里璋先生,也在會上做了主題為《彩光照亮園區網 數字校園譜新篇》的主題分享,向參會專家提供了一些企業視角的高教信息化產業實踐經驗。
誠如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處處長任昌山所言,教育數字化是數字中國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教育更新,是全體教育同仁的共同目標。
銳捷網絡專注教育行業20余年,一直堅持創造性的解決客戶問題,伴隨客戶成長。此次展示的極簡以太全光網3.0、SourceID校園身份中臺解決方案,正是順應高校信息化發展的方案演進。
在本次學術論壇上,銳捷分享的極簡以太全光網3.0方案,以全光入室架構為數字基座,以EDN(體驗驅動網絡)為平臺能力,構建彈性組網,優質用網、便捷安全和輕松運維的高校數字化網絡,為用戶提供超預期體驗。
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銳捷堅定選擇以太全光網標準,主要是考慮到:
1、高帶寬演進更優,根據IEEE預計,到2025年800G 以太網將規模商用。以太網可以更好地滿足學校信息化業務高帶寬、多終端的發展需求,用更低廉的價格提供更高速的校園網絡,讓信息技術更好惠及師生,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學質量。
2、標準統一更優,無論是高校的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核心網絡還是用戶的手機電腦等接入終端,甚至大部分的教學設備,都采用以太網進行通訊。采用以太網技術,可以更好的構建學校一張網的統一標準,提高對教學等業務的兼容性,減輕學校建設及管理的負擔。
3、協議及供應鏈的成熟度更優,根據IDC統計,中國商用以太網交換芯片市場規模每年都在持續擴大,也是高校網絡中應用時間最長、最主流的網絡協議標準。市場需求旺盛,產業競爭良性,校方享有充分的議價權,自由選擇優質供應商,而不會被品牌綁定。
在方案架構的設計上,極簡光方案是采用的大二層組網架構,采用波分復用的技術原理,將不同波長分配到不同房間,因彩光天然物理隔離,實現帶寬1:1入室。在校園的樓棟弱電間內,以無源的透明匯聚代替原樓棟有源的匯聚設備,不僅可以有效維護工作量,還可以節省布線成本。在學校教室、宿舍側,彩光入室交換機無需調試,即插即用,多個高速率自適以太網口,支持PoE+供電,滿足教室內業務拓展需要,搭配SDN組件,全鏈路智能化網絡運維,業務故障快速處理,運維效率高速提升,真正做到“一人管理、一鍵搞定”。
(來賓在銳捷展臺交流)
伴隨著智慧校園建設的發展進程,越來越多的平臺接入、微服務、輕應用不斷上線,在校師生會遭遇“身份”核驗難題。師生信息維護不及時,導致學校業務流轉不暢;多平臺登錄反復驗證,師生體驗感不佳;學校統一平臺用戶信息數據不全、不準,身份維護管理效率低……銳捷網絡SourceID校園身份中臺,通過精細化身份數據治理,建立高校全人員的統一標準身份數據庫,從“人隨身份”轉變為“身份隨人”,當人員角色發生變化時,從數據源系統獲取最新數據,變更信息2分鐘內推送給各應用系統,減少手動調整,確保人員權限的及時更新,保護隱私安全。當學校有新業務上線時,基于SourceID身份數據庫,通過群組推送模塊,直接把組織、人員身份群組數據推送至業務系統,從10天縮減至1小時,時間縮短99.6%,在校師生可以通過一次認證,登錄多個校園內部平臺,大大提升了使用體驗。

大會分論壇聚焦三大主題——“教育數字化應用” “教育新基建”以及“網絡與數據安全”,分別展開深入研討。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以主題報告的形式,就各自專長領域進行了精彩的交流和探討。各論壇現場氣氛熱烈,研討氛圍濃厚。

(銳捷代表在分論壇上發言)
此次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華中地區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更為推動教育數字化發展、助力教育強國建設注入了強勁的新動力。
